当前位置:博学君>学习教育>毕业论文>

浅议英语专业学生口语障碍及教学对策初探

毕业论文 阅读(1.41W)
浅议英语专业学生口语障碍及教学对策初探
  [关键词]专业口语障碍 教学对策 
  [论文摘 要]口语是语言存在的基本形式。在英语学习方面,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思想及方法的指导下,口语始终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绝大多数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低于听、读、写、译等其他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口头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切实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业已成为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一个新课题。本文主要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障碍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方法。 
   
  一、英语口语障碍的表现形式 
   
  本文所论述的英语口语障碍就是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所遇到的困难,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说比读、写、译、听更难,它能更直观地体现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我国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包括来自于心理、文化差异、已有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障碍。(当然,也会受到说话人智力、性格等生理方面因素的制约,这方面的因素不在本文论述之列。)因此,要想提高说的能力,就要加强说的训练,不断排除说的各种障碍。在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活动中,笔者常常会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障碍。 
  1.心理障碍 
  首先,学生存在虚荣心理。不少学生过分注重自我形象,有虚荣爱面子的思想,认为英语讲得不流利、不准确会遭到同学、老师的耻笑,有损面子,因此,说英语时自信心不足,显得不,没有安全感。他们很少说、甚至不开口说英语。 
  其次,学生存在自卑、胆怯心理。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口语练习机会少,甚至没有。因而学生说的能力较差、缺乏自信、怕犯错误,普遍存在自卑、胆怯心理,导致在课堂上过分紧张和焦虑。这种由性格决定的焦虑感称为性格焦虑。另一种学生惧怕老师指责和同学的嘲讽,也就是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焦虑,叫做环境型焦虑。这些自卑、胆怯的焦虑心理都是他们“说英语”的障碍。 
  最后,学生存在淡漠心理。我国的学生对说英语大多存在淡漠心理。究其原因,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环境问题;二是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导向问题。众所周知,环境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影响。在我国,由于外语学习者不是在所学目的语言的环境中,除了课堂之外,他们很少有使用英语口语的环境。于是,他们理所当然地把精力集中在语法规则和词汇学习上,而以语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试题又恰恰在各类外语测试中占重要地位,这正是人们重视语言知识、轻视语言实用性的原因所在。这种淡漠心理是口语教学以及学生口语的一大障碍。 
  2.思路障碍 
  所谓思路障碍,也就是学生口头表达障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每个人大脑中都会储存一定数量的信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库”,进行表达的过程也就是选择和组合这些信息的过程。但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由于信息库中可提取的信息有限,常常表现为:遇到生词不会表达,想说又说不出,从而思维受阻;或者受母语思维的影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英语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致使思路不畅、语流中断而卡壳。另外,口语技能不够熟练,对目的语文化及交际准则缺乏必要的了解,也是思路障碍的表现。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原则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主要是为了训练及培养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其宗旨是要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并且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加工、重组和赋予新的内容,然后再输出语言,完成整个交际过程。由于它们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口语教学首先应从课程设置的高度出发,找出适合于学生的口语训练材料和教材。口语与书面语是两种不同的语体,一般情况下,要比书面语的句子结构简单的多,它和书面语虽可转换,但有其自身的深度和广度,口头英语并不等同于书面英语,也绝非书面语的翻版。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输入,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书面英语知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灵活自如地用英语交谈、表达思想。 
  口语教学的`系统性还表现在注意循序渐进及阶段性。口语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分段进行。比如:第一阶段强调基础训练,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语音、语调的训练上;第二阶段主要训练基本表达,为了能让学生用英语畅所欲言,先从简单交流入手,掌握会话技巧,能讲多少就讲多少,越多越好,从而巩固、掌握口语句型及表达;第三阶段重点训练交际能力,在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谈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复述故事、讲故事、改编故事,也可引导学生对某篇文章、某件事做即兴演讲,或是对某观点、某事件,发表各自的看法,进行评论、讨论或展开辩论,在进行大量练习的同时,将培养口头交际能力及应对能力提上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