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学君>学习教育>毕业论文>

口腔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 阅读(1.21W)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口腔科知识,才能在以后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人民。近年来,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总时数的控制,口腔科学在临床专业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课时数有所减少,而且没有见习;口腔科学知识面较广,作为口腔科学专业学生需要经过5年培养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而临床专业医学生仅有20左右学时理论教学,如何在这较短时间内把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等介绍给同学,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呢?为了适应课程内容调整、课时数压缩后的口腔科学教学需要,提高口腔科学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在口腔科学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改革:

口腔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应用

 一、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1.精通口腔科学的教材、大纲内容和专业进展:在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我们反复阅读教材,对照教学大纲,了解哪些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哪些只是一般性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内容取舍打下基础。这是基础工作,同时又是最核心的准备工作,保证了口腔科学的课堂教学不会脱离教材和大纲这条主线。精通这些内容让我们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做到表达流畅,游刃有余,这是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的关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日常临床和科研工作积累,掌握了口腔科学的国内外新进展,掌握了在教材之外的更大的信息。对学生而言,这些新鲜的信息,仅仅是说出很少一些,就可能会激发出作者单位:233004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听讲的效果。这就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

2.适当增加教材之外的典型病例讲解:我们结合教材中口腔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适当增加一些典型病例的讲述。从患者的就诊经历、症状、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治疗的过程、预后,我们象叙述有情节的故事一样去完整讲述。情节会引人人胜,尤其在较为枯燥的知识点讲授时,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关注情节的同时,“故事”中的典型症状、诊断方法等教材内容不经意问被学生们记住,甚至牢记。典型病例的讲解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率。即使占用些时间,这部分内容是可取的、有用的。

3.突出重点、难点和考点,略过其他内容: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对教学内容合理的取舍很重要。有了前面精通口腔科学的教材、大纲内容和专业进展为基础,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下面就要大刀阔斧,剪枝去叶,保留精华,有舍才可能有取。大纲不要求掌握的部分,即使教材中有的内容,上课时可以一句带过或仅给出标题。把时间留给重点、难点和可能的考点上,比如龋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在临床表现中突出最要的典型现状,其他症状简单带过。

二、明确课件的作用。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1.提纲式的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取舍以后,根据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明确一点,课件是为我们的讲授服务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课件所起的应是辅助作用,我们不应依赖于课件,甚至是根据课件的文字照本宣科,这样就会本末倒置,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改革后的课件是提纲式的,以标题和图片为主,简明的文字,重点、难点突出显示。比如颌骨骨折的图片放进课件,可以略去临床表现的大段文字。教师精通教材,将文字放在心中,围绕标题和图片自由讲解,才能使得课件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