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学君>实用写作>读书笔记>

红与黑读书笔记(精选10篇)

读书笔记 阅读(2.08W)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与黑读书笔记(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与黑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红与黑读书笔记1

人们都说书籍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实,书又何尝不是反映作者观点的一面镜子?

历史上,有很多作家都透过书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就拿《红与黑》来说吧,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于连的年轻人,他聪明但出身贫寒,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便想通过女人作为阶梯,挤进上流社会,最终因为误入歧途而走上断头台。

看完这本书,我既为于连感到悲哀,又对他恨之入骨,以他的才能,明明可以大有作为,可是他却选择了错误的途径,企图利用两个女人对他的纯洁爱情,作为他走入上流社会的台阶,在这里,我不禁想问,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是否也曾迷茫,世界上的善与恶,美与丑,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如果走对了,就会在正途上,顺利前进,反之,就会掉入万丈深渊。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也要通过正确的方式解决,才能走出这片“迷茫”的森林。

反观于连的悲剧,是他个人的选择错误,也是社会环境的必然结果,那个时代,贵族社会的体系,使得他走上上流社会的诸多路都被堵死,社会的不公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这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

在迷茫的时候,不要像于连一样,走入歧途,要时刻谨记:走正路,方能修成正果!

红与黑读书笔记2

《红与黑》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的写作背景是发过拿破仑王朝覆灭,波旁王朝复辟。小说主要讲了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历程及其两次爱情经历。小说主人公于连本是一个普通劳动阶级木匠的儿子,由于他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懂拉丁文、甚至能背诵《圣经》得到了维璃叶市长特·瑞那的青睐,选他作为家庭教师。

从此便离开了那个经常因他看书打他的父亲以及欺负他的哥哥,在市长家开始了崭新的家庭教师生涯。在此过程中,他爱上了市长夫人,并与之相爱。最后,贫民所所长哇列诺写匿名信给市长特·瑞那先生,到了纸包不住火的地步,于连被迫离开了维璃叶去了贝藏松神学院。

在贝藏松神学院,他结识了彼拉神父。凭借着彼拉神父的人际关系网以及他自身的才能,他被带到巴黎,推荐给拉穆尔府做秘书。于连凭借着他那与生俱来的傲气赢得了小姐玛娣儿特的放心,并与之发生恋情。玛娣儿特得知自己怀有他的孩子后,并将其恋情告知父亲。由于玛娣儿特的固执果敢的性格,父亲拉穆尔侯爵决定赠与于连财产,默许女儿与于连离开巴黎。正在这春风得意之时,特·瑞那夫人被逼写下的一封对于连不利的告发信,如晴天霹雳般降临在于连的生活中,引起了拉穆尔侯爵的强烈不满,毁了于连即将富裕幸福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于连怒气冲冲的将枪开向了特·瑞那夫人。虽然没有死,但由于于连在法庭上发表了对贵族存有挑衅化的言论,及其从前结下的怨恨等原因,最终惨获死刑。

红与黑读书笔记3

很快,他便被推荐当上了巴黎一个侯爵家的《圣经》课家庭教师。在那里,他又认识了玛蒂尔德一个聪明但且高傲的女孩,两人又很快坠入爱河。在这两个女人身上,于连在期间总用不乏种种不光彩的手段。当于连自认为自己已经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坦途和得到了两位女人超越阶级的爱情时,但却最终失败,被社会无情地推上了断头台。

合上书的时候,心情总觉得怪怪的,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脑海里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于连正在事业的最顶峰的时候,却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后来,我明白了,因为他不仅仅靠的是知识,更多的是靠外界不光彩的手段,而这样的人,往往是社会选择的第一淘汰对象。

在此看来,《红与黑》这本书中故事的结局也无疑是凄美的。于连死之前,曾要求德瑞纳夫人发誓活下去,好照料玛蒂尔德的孩子,这说明于连也是一个有心人。于连死后,德瑞纳夫人也忠于她的诺言,但是,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她也抱吻着她的孩子离开了人世,这也说明德瑞纳夫人是如此的爱于连。

现在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个爱情悲剧呢?它,再次从反面告诉了人们这个社会,是一个花花绿绿、充满爱情与陷阱的社会。

红与黑读书笔记4

这本书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在今天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一直以来被译为多种文字流传同时也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等。

当我快速读完这本书时,我觉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遗憾!于连是一个野心勃勃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物。他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一些才华,当然他也有一副美好的面容。

如果他是一个一心只想过安稳日子的人,那他会和同他的阶级一样的人过着平淡但安稳的日子。但他不是,他为自己的地位感到自卑,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于连天生有温柔易感动的心,他也善良,但是他把这些都隐藏起来了,装作冷酷的样子。为跻身与他地位完全不同的阶级里,他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得时刻注意他的言行,以便伪装自己,明明看不惯身边的人,还装作顺从,而且大部分时间他都失去了自我。时刻怕被上流社会的贵族们藐视。

他对德·瑞那夫人的感情,开始是为了报复那些他厌恶的贵族老爷们,但后来却不知不觉爱上了她。德·瑞那夫人是一个单纯温柔的贵族夫人,她有着天使般的脸庞,她即软弱有坚强,在与于连发生了关系后,她受到良心的谴责但有无法拒绝于连,在深深的矛盾中,她因看到小儿子的病情严重而更加自责。她那因爱情与母爱两种感情折磨的心几乎要崩溃了,但当她在于连离开的几个月中无意遇上了他,她由于过渡的激动而晕过去。最后她因为于连而坐牢,他为了能见到他而四处奔波,为了于连她不顾一切。所有的羞却和担心害怕都不复存在了,她变得勇敢,她以前担心的名誉之类的念头烟消云散。当她知道于连被判死刑后,打算和他一起自杀但她疯狂爱着的于连阻止了她的这个可怕的念头。最后当她得知于连被处决,她可在第三天就离开了人世!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温柔美丽的痴情的女人。我比较同情和佩服她。

我同情于连小时侯的情况,他从来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经常受到父亲和两个哥哥的打骂,他周围人因此也轻视他,这对他以后的悲剧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我喜欢于连但是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喜欢他真实的一面,喜欢他具有的同情心和易感动的心。他能判断是非,但是他没有坚持他本来的意愿办情,我不喜欢玛帝尔德,他太骄傲而藐视比她地位低下的人,他还喜欢挖苦别人。对她这样任性自傲的女人,于连曾为了她痛苦伤心过,后来有耍些手段得到了玛帝尔德的爱情。但在他失去一切之后,他才大彻大悟,才勇敢面对一切,坦然地承认自己的虚伪与野心,悔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他因此更加珍惜他真正爱着的德。瑞那夫人。最后于连这令我怜惜的人物在平静的心态下离开了人世,我不能理想于连这种狂妄的心,我喜欢没有野心的他,喜欢他在没有伪装下的俊俏动人的相貌。不喜欢他故作冷漠的表情。

这本着作有两处使我感动:一处,当德·瑞那在教堂看见于连而晕倒。另一处是结局,太不幸了。

红与黑读书笔记5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这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

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辨证法”;这与以往我从《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红与黑读书笔记6

前段时间读完了《红与黑》,一直想写书评,却又觉得这篇巨著不能写一篇简单的书评就能完事。所以,直到现在才提笔写来。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几年前。那时候父亲问我有没有看过斯汤达的《红与黑》,他说主人公于连这个人物很有意思。当时年少,也未多想。直到现在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当年父亲为何提起。当然,这是题外话。

“雄鹰不时在他头顶上的绝壁间飞掠而出,在长空悄然盘旋,画出道道圆圈。于连的眼睛,不由自主跟着鹰转。稳健而有力的搏击,令人震慑,他渴慕这种力量,渴慕这种孤高。这就是拿破仑的命运。日后,他会是他的命运吗?”

这一段话是整本书中我觉得最能涵盖主人公于连心性和欲念的话。于连出身贫贱,却又不甘平凡,时常以拿破仑自比。他一心想要飞黄腾达,对故乡也是深恶痛绝。在法国的那个权贵掌权时代里,他这样的人注定是悲剧收场。而于连这样的人物是中国当代多少有志青年的真实写照。父亲读《红与黑》是他念高中的时候,时隔二十多年他却依然记得这本书,记得于连这个人物。父亲的心性和于连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贫困出身,也同样自我孤傲又志存高远。感谢这本书,让我能更好地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

于连与贵妇瑞那夫人的那段情,不过是开启他对贵族上流社会的一扇门。书中有一个细节揭示了这位悲剧人物的爱情和野心之间的冲突。于连藏有一副肖像,瑞那夫人一直以为那是于连的心上人,不甚悲戚。事实却是那是拿破仑的肖像。一个能感知世事,自我孤傲的男人心中对于事业的野心占据大半,而爱情似乎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虽然《红与黑》是一本政治小说,但作者斯汤达却是一个描绘男女爱情心理的高手。书中描写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观差异令人拍案叫绝,时至今日,也同样适用。瑞那夫人是于连的初恋,让他初尝爱情的欢愉和心酸。而与贵族小姐玛蒂尔特的爱情,则是他进入上流社会的踏脚石。当然,他们之间也有相濡以沫的感情。但在我眼里,他与玛蒂尔特的爱情掺杂了太多的阴谋和现实。这也是一种现实的写照,当下多少出身贫寒的年轻人想要迎娶白富美,得到金钱和地位。于连外表俊朗可人,又博览群书,才华和长相皆有。可惜当今大多数想走捷径的人连这两样都没有。

政治才是《红与黑》所批判的主题,书中对于政治的描写阴辣讽刺,写尽了那个时代法国权贵的肮脏嘴脸。所谓官官相护,道貌岸然,书中比比皆是。贫民出身的于连一方面厌恶憎恨这样的局面,另一方面却又向往至极。心内的纯净梦想,不过是尔虞我诈的牺牲品。他渴望拿破仑那样的丰功伟业,也渴望万人歆羡敬仰的地位。在再看尽政治肮脏的一面后,他的这种渴望没有减少反而加强了。官场是最黑暗的地方,古今中外,混官场的人没有人能说自己的双手有多干净。也许,远离政治,才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只是小女子个人看法。于连,是我读过所有书中最孤独的人物。在他的内心世界,一切都是被怀疑,鄙夷的对象。两位深爱他的女人献上她们纯真的爱情,而他时而认为她们在践踏他的尊严,时而认为征服她们是野心的一种宣泄方式。卑微的出身,贵族的蔑视,幻灭的爱情联合他那孤傲自我的心造就了他扭曲的人格。敏感多疑的他时常感到绝望,对人性更多的是鄙夷。如若出身贵族门阀,他的人生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吧。

我很欣赏于连这样的男人。雄鹰般的孤高,对未来有无限野心,也甘愿奋力追逐。

红与黑读书笔记7

每个人似乎也都能从于连身上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也许我们就在某一个时期,或是在某一个方面面临着与他相同或相似的处境。或是贫穷,或是卑贱,有满腹的理想和满腔的热情,却在腐化的压制,强权的左右,种种阴暗的伎俩中沉沦。

但是如果我们能从中与于连获得一种共鸣,则就说明,我们也和他一样,那颗心仍在跳动,那份热情并没有枯竭,绝对不能服从这样的命运,让蔑视我们的人迟早自惭形秽。也许我们是白手起家,所以正因为一无所有,我们可以不顾一切。

书中给予于连的描写常常是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其中有句话我仍记忆深刻:在得到侯爵赠予的十字勋章的后,他想道:“为了成功,我会做出更多不公平的事。”是的,这世上总有着许多的不公平,想事事都达到哪怕只是80%的公平都不可能,也许唯一的方法就是以一种不公平去对抗另一种不公平吧!

红与黑读书笔记8

这部小说是一部关于一个年轻人的激情、鲁莽、高傲、虚荣、社会的不公、命运的捉弄的小说。它几乎成为各国青年的案头必备书。每个年轻人几乎都能在这部现实主义小说的主人公于连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于连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上天给于连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他凭借着自己的手段爬上高处,正要享受无数的荣耀和赞美,上天却将他从高处又拉了下来,年纪轻轻就上了断头台,断送了一生。

这部小说实际上就是一部成长史,他书写了主人公于连的人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小城时期,神学院时期,巴黎时期和监狱时期。于连在这四个阶段一步步成长起来。在他成长的这几个阶段他不断地转化着角色和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于连每次的选择都会面临不同的人生。第一次他可以选择不去市长家里当家教,那么他便不会与市长夫人有任何交集,以后的事情便不会发生。在他当家教的时候,如果他选择和女仆艾丽莎结婚,他就会得到女仆继承的财产,从而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于连拒绝了。在富凯提出可以和于连一起贩卖木头的时候,于连也拒绝了。这些选择无疑促使于连最终实现了他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但于连其实是矛盾的,他在选择教会还是选择当一个骑士而纠结。在于连小的时候,看见几个骑兵很威风的回到维里埃,就决定长大也要当骑兵,但是长大后看到富丽堂皇的教堂内心又产生了动摇。

他于是将自己的未来的命运寄托在谢朗老神甫身上,为了得到神甫的欢心,于连可以用拉丁语把整部《新约》全部背下来。并获得去神甫家上课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着于连对于教会有多么的热爱。他在当家教的时候讲拿破仑的照片放在房间里。而当他知道谢朗老神甫离职获得的报酬时,又向往骑士。可见,于连的内心并不坚定,它一直在这聊着中摇摆不定,当哪一方对自己更有利时,他的内心便会偏向哪一方。

于连自身的矛盾不仅体现在他的人生目标上,更体现他的性格上。他是一个自卑而高傲,鲁莽而冷静,虚伪而真实,满是虚伪却又充满激情,自视清高的人。他的性格很大一部分与他所出的环境有关。他生于一个家境相对不错的木匠家庭,家里有一个锯木场。但是他的父亲和哥哥们都不识字,所以经常抱着书读的于连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另类,于连经常受到哥哥们的欺负,所以他是对于自己的出身一直是自卑的,在上流社会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贫穷的下等人。

所以于连才迫切逃离那个家庭,成为一个上等社会的人。在所长夫妇带于连参观房子的时候,于连觉得那些仆人似乎都严阵以待,准备迎击蔑视,这里从于连对于仆人的反应也从侧面反应了于连的自卑。他的这种自卑源于自身身份的强大落差。在参观所长装饰漂亮的房子时,于连内心很不平衡,一方面感到深深的自卑,一方面又非常嫉妒。所以于连看到所长的房子时觉得这些东西有卑鄙的成分,认为这些钱来得不明不白。于连长期以来的自卑感使他变得极其敏感,他觉得在市长家里虽然自己收到了彬彬有礼的接待,但他却从中看出轻蔑的微笑和高傲的优越感,并大大地收到了刺激。对于周围的人或事于连都小心翼翼地,尽管有时鲁莽无知,但他还是不断地戒备着。

红与黑读书笔记9

这颗头颅从不曾像将要落地时那么富有诗意。

在读完《红与黑》后,某个书评网站中看到的这句话,使我愣在当场,几秒钟里——或者甚至一分钟里,像一块石头一样僵在自己的座位上。它如此简短,而富于美感与深意,好像于连的一生都凝结在这句话里了。几乎与从冰冻状态中解脱的同时,我决定将它放在我读书笔记的开头——倘若不摘抄下来,我该有多遗憾。

司汤达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不到六十年,而过了一半多才开始进入文学领域,却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红与黑》就是他的代表著作之一。

事实上《红与黑》出现在我的书单中很久了,由于中学期间繁忙的学习任务一直被搁置,高三那年的暑假本来是绝佳的机会,又由于我对《基督山伯爵》和《平凡的世界》长度的错误估计,计划中排在第三与第四位的《呼啸山庄》和《红与黑》不得不再次被延后,直到现在。以下就是我阅读《红与黑》时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首先,关于标题——这可以说是有关于本书的讨论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百年以来,众说纷纭:军装与道袍,剑与十字架,军人的荣耀与僧侣的黑暗,火红的理想与黯淡的幻灭,体内沸腾的鲜血与身上拘谨的黑袍,革命的激情与结局的死亡,在红道和黑道上下注的轮盘赌,红黑相间的勋章……司汤达本人也给出了一种方案:书中主人公于连想去当兵并且建功立业的'理想即是“红”;迫于生活与社会环境,不得不成为僧侣,披上“黑”的道袍。我很赞同司汤达的观点,而与此同时,我自己也对此有一些想法。——“红”象征着火,热烈、光明,又有恐被灼伤的危险。有如于连身上如炽烈的热情,正直的品德与智慧,一不小心就会伤人伤己的冲动。“黑”则是阴影,隐秘、黏连、无处不在,吞噬一切。有如于连心中深藏的自卑与不安,对人的疑虑警惕,人类难以摆脱的虚荣与为实现虚荣的虚伪。“红”与“黑”相互对立而相互成就,形成于连——这位人性代表,表现出人的双面性。

当然,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一千个红与黑。种种解释层出不穷,实际是不必要强辩的。

书中的主人公于连先后与两个女人坠入爱河,那么,谁才是他的真爱呢?从书中的结局来看,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在监狱中,于连痴迷于瑞那夫人的夫人,而对玛蒂尔特(讲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点,我对本书的翻译不甚满意,尤其是一些人名地名的音译选字,因此在本文中稍作改动)的来访展现出冷漠的态度。于连的两段感情,其实都有着同一个起点:于连通过运用外貌与学识征服这些高阶层的女人,获得打败贵族的快感,并证明个人的才能与知识才是决定命运的要素——而非出身或者信仰。

尽管分享着同一个开头,两段感情却由于女主人公的身份性情不同与于连的心境变化而走向了不同的方向。瑞那夫人善良单纯,深情顺从,而彼时的于连尚是个初出社会的青涩男孩,社会地位与经济基础在与身为市长夫人的女郎比起来更显低下,因此放大了他的自卑与不安,对包容与认可的需求几乎达到渴望的程度,因此对瑞那夫人的感情更为依赖、信任。

我曾看到一种说法,认为于连对瑞那夫人的爱其实是一种对母爱的渴望,无限的信任被背叛的结果是无限绝望和无限愤怒,因而产生了后来的行刺事件。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于玛蒂尔特,这位与瑞那夫人基本是两个极端,她有独立的思维与独立的人格,机敏果断。于连本身也由于社会地位的提高,心理不断强化,人格不断完善。从瑞那夫人任自己予取予求的状态,到玛蒂尔特站在与自己相对更为平等的的地位上交流,使他在与玛蒂尔特的感情中更为冷静自持,时刻自审,偶尔在炽热的感情中痴迷,又很快清醒过来,因而在最后的相聚时光中显得冷淡。

《红与黑》全文不过两百多页,在西方名著中实在算是比较简短了,但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却有不少,我今天在这里提到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本书值得细看、精看,反复钻研、探讨。

红与黑读书笔记10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之间的交往,人们相互靠近的过程也是人类靠近文明的过程。因为交往,我们有了丰富的语言,有了发达的大脑,有了超群的智慧,更有了社会,这个基于个体的联系而形成的更大的群体。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印象的形成过程。所谓印象就是我们对别人的看法,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把握了他人的全面特征后,再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会根据很有限的信息,甚至仅是只言片语,就对某个人做出评价。

《红与黑》被誉为“灵魂的哲学诗”,作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对于19世纪上半期法国风起云涌的各方斗争和矛盾都展现得颇为深远,贵族、大小资产阶级、教会人士一个个的粉墨登场,人民的痛苦,平民的反抗,埋藏在无奈下的爱情,渗透了利害关系的亲情,潜伏在表象下的实力的交战刻画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风貌。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

《红与黑》所塑造社会,是如此广阔的,如此深刻的,如此真实的。在此我将基于这部人类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来探讨心理学中人际印象的形成心理。《红与黑》是文学,是政治学,也是社会学与心理学。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是西方的“红学”,其中交往的学问是广博的,复杂的,而深刻的。

在这里我仅以人际心理学的印象形成作为突破口,希望能解释一些现象,能够从另一门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这一部作品。当然,对于人物的喜好因人而异,我在这里采取的只是一种大众的心理分析方法。我想这只是一种尝试,其中可能会有一些牵强附会的地方。但不管怎样,《红与黑》无可置疑的是文学史上一部无可匹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