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学君>办事指南>事迹材料>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精选10篇)

事迹材料 阅读(1.46W)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精选10篇)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1

罗志明,男,汉族,1963年11月生,内良九年制学校工会主席、教师。

二十三年是代课身份,他一身粉尘,两袖清风,在三尺讲台上春雨般挥洒辛勤汗水,润泽着内良孩子的心田。

身在山区的他,生活本就拮据,可他眼看着孩子们因为家庭困难交不上伙食费时,主动替困难家庭学生垫付的伙食费,面对孩子们一心要走出大山可学习遇到瓶颈时,他开始个别辅导。

就这样三十六年如一日,把每一个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三千幼苗已然成家国栋梁。

默默奉献的他,成为了众人的楷模,多次评为县“优秀老师”、“优秀团干”、“十佳人民满意教师”、“十大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县、市、省“师德标兵”,县、市、省模范老师。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2

聂兰斌,男,汉族,197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内良九年制学校副校长、教师。

他曾说:“我的职业,我的工作,和我的学生,的确是太阳底下最灿烂的一束光!”这句话,是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诠释。

三十年里,他执着而痴情地守望着这灿烂的光,谱写了一首又一首优雅而坚定的乡村教师之歌。

爱生如子的'他,深夜开车送突然不适的学生去大余检查,一路陪伴问诊,四处奔走的聂校长,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在学生家长到达医院后,凌晨2点,家住县城的他,毅然在深夜返回学校。

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教育工作者”、乡“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3

邓明发,男,汉族,1963年1月生,中共党员,河洞九年制学校副校长、教师。

工作41年来,无论担任班主任工作还是校务管理工作,他用真心真情赢得学生的爱戴,先后走访过全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家庭。

即使是母亲突发脑溢血,病危期间也没有耽误孩子们一节课。他感言,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无怨无悔。教育重陶冶,育人化无声。

正是这样爱生无私,甘守山区的他,多次评为乡“优秀教师”、乡“优秀党员”、曾获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班主任”、县“十大师德标兵”、县“龚全珍式的好干部”、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4

张汉良,男,1961年7月生,中共党员,河洞九年制学校工会主席、教师。

1979年高中刚毕业的他,被推荐为一名民办教师,那时他才十九岁。

面对山区学校条件简陋,生活艰苦的从教生活,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工作热情很高,干劲十足,白天上完全日制小学课程,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组织农民朋友扫盲识字教学。

从教3年后他考入了赣州师范学校民师班,在培训学习一年后,毅然又回到了本乡的初级中学教学。

他满怀着对未来美好憧憬,带着理想信念,抱着一颗赤诚而火热的心,坚定不移地踏上了这条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道路,一干就是41年。

从教期间多次评选过乡表彰“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及“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5

刘道绪,男,汉族,1963年10月生,吉村中学教师。

从1983年开始,他一直扎根在大余县吉村镇这片淳厚的土地上。

三尺讲台,默默奉献,从吉村小学到吉村中学,他不忘初心,打造匠心,以满腔的热情和赤诚耕耘在教学一线。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他积极地参加政治学习、师风师德学习,时刻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坚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内容,并融入自身工作实践和教学内容当中。

在三尺讲台上,积极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从教期间,他多次被评为县、乡镇“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省、市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6

龙双喜,男,汉族,吉村镇红岗小学负责人、教师。扎根山区父子兵,奉献乡村守清贫。

1981年7月,龙双喜的父亲龙良志扎根吉村32年光荣退休,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龙双喜怀着满腔热情,踏入了教师这个行业。

他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先后前往右源、富竹埠、帽子峰、红岗、解放、游仙等各个教学点轮岗近十次。

通往村小的山路崎岖,雨后更是泥泞,他两度摔伤却不愿耽误学生一堂课,因为耽误了医治的时间,他那受伤的脚趾头至今仍未恢复原样。

80年代的山区,条件异常艰苦,晚上到处黑灯瞎火。龙老师坚守孤独,没有任何埋怨,白天为孩子们上课,晚上义务帮本地老表扫盲,夜深时在煤油灯下备课改作业,亲手刻印试卷至两手颤抖,但他从无怨言。

他不放弃每一名学生,针对残疾兼智障学困生个别辅导,帮助该生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门功课考及格。龙老师就是这样坚守山区基层,陪伴一批批山区孩子圆了读书梦。

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国、市、县各级获奖,曾获得县“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7

肖遵定,男,汉族,1970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余县左拔镇大江小学负责人、教师。

从教三十多年来,他已先后在漂塘钨矿的几个学校及后来转地方一直担任学校负责人,至今年过半百,几十年如一日,也从未有丁点的抱怨。

肖老师心中始终牵挂着学生和教育,凡事以学生、工作为先。

为了不耽误工作,母亲卵巢癌住院化疗十几次,一年来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照顾尽孝,最后老母亲去世时也未见最后一面;

妻子静脉血管堵塞,医生建议到广州治疗,他与妻子共同商议决定暑假再外出就诊,因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这两件事情,而今成为他终身的遗憾。

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他正是这样默默无闻地把整个青春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用三十多年的心血塑造了一位乡村教师光辉而又朴实的形象,用实际的行动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8

钟德文,男,汉族,1968年10月生,樟斗镇焦坑小学负责人、教师。

初出茅庐的他带领着樟斗刻苦上进的同学,当年取得汉语基础知识和三县联赛镇级第一名。

身处山区,樟斗体育设施简陋,可他们不坠青云之志,为了准备县级田赛,钟老师带着学生借了大杆秤的秤砣当铅球练,没有沙坑垫子,就带着同学们到割完稻子的田里,铺上稻草,练跳高跳远,随后传来十个项目取得六个冠军的好消息。

心系母校的他,2005年回到母校蕉坑小学,为了改善村小的校园环境,完善硬件设施,经一年筹划发出倡议,筹集资金一万七千多元,为蕉坑小学建好了校门、围墙、文化园地。

回首过往,他特作自评曰:三十载扎根乡村,无怨无悔;二十年兴学建校,乐此不疲!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9

王俊松,男,汉族,1961年12月生,池江镇杨梅小学校长、教师。

毕业择业时,面对同学改业的邀请,他还是选择了留在乡村。

因为他心中放不下杨梅小学,放不下杨梅的学子,他想为杨梅贡献力量,在杨梅小学创造比金钱更大的价值,就此点亮了煤油灯的岁月。

“这是哪里,我要去上课”,这是王老师心梗昏迷了好几天,醒来后的第一句话。

2010年王老师突发心梗,安装了3个支架的他,卸下校长的担子重返课堂,带病上课至今已10年,他说:“只要我能进课堂,我就坚持干到退休。”

他的一生,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默默奉献,忠于职守。

从教期间他多次评为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班主任”、县“优秀大队辅导员”、县“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扎根山区教师事迹材料10

赖敏慧,女,汉族,1970年2月生,新城镇水南小学教师。

“师爱才是师魂”这是赖老师扎根山区30年来的领悟,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

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开启受教育者心灵的灵丹妙药,更是转化受教育者自觉行动的催化剂,“亲其师,信其道”。

她着力将爱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尤其是学困生。

赖老师不但从思想上关心他们,生活上也给予帮助,而且从衣食起居到情绪的喜怒哀乐,从学校到家庭,赖老师像个母亲一样照顾好每一个细节去弥补孩子们受伤的心灵,让孩子们灰暗的天空渐渐明亮了起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她以师爱为手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触摸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变化,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成长蜕变。

因表现优异,赖老师连续三年被授予“爱生模范”、“师德标兵”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