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学君>演讲稿>说课稿范文>

【精华】小学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

说课稿范文 阅读(2.87K)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小学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中课文第13课《小河与青草》。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有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认识6个汉字。理解生词。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小河与小草谦虚谨慎,甘于奉献,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内容分析

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我注重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个维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既能巩固汉语拼音,又能复习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力求在玩中学,玩中巩固,寓教于乐。

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首先,我注重了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不单靠理性的分析来解决问题,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儿童更是如此。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义配合的方式,通过反复的诵读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时十分便捷的了解课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美。

读有层次。初读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在小组讨论中读一读,讲一讲自己最想读的句子。然后,通过学生看图,逐段反复诵读,深入感知文章的内在美。最后,学生分角色表演,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读有目标。在每一次朗读的过程中,我都以对话形式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读有所依。如:我在初读时,向学生提出了:把你们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并向小组的同学讲一讲。让学生在读中有一个情感体验过程,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读的方法,形式多。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较多读的方式。比如,小组互相交流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的轻松,读得有趣。

正因为采取了这么多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读,学生才可能在读中一步步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在读中积累。

其次,我注重了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的融合。

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是统一的,因此,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读、演、看、说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以达到实现情感目标并与认知目标相结合。

我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发。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提供学生宽泛的学习空间,给他们绝对的自由,和教师朋友般的相处。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对话的形式或商量的语气表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乐于思考。

多种激励手段的运用,教师赞扬,肯定的话语,以及小青草的发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将自己的身份定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探讨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为什么会这么幸福快乐,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

总之,在本次教学中,围绕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我进行了愉快教学,通过对比,分角色朗读等,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学习,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正确处理知识的重难点,与突破重难点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学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未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主题《共建邻里好环境》。

一、说教材

本课以开放的视角,把学生由学会处理身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延伸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的大主题中。不仅使学生知道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社区的环境,能为保护周边环境做力所能及事情,而且还能够号召大家一起投入到共建邻里好环境的活动中来。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目标分为以下三个:

1.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2.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愿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

3.通过观察、访问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社会信息和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观察了解,但要完整地叙述清楚还有很大地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愿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难点是: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四、说教学方法

针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故事导入、师生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方式。

五、说学法

品社学科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材选择的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但是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虽然对周围环境有所了解,但千篇一律,缺乏个人独特观点,视角还不够开阔。因此,我主张学生通过自己去调查,访问,去发现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学生通过亲自调查、采访、记录,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从内心关心、爱护自己社区的生活环境。但今天因为条件有限,学生来源也不是很清楚,故只能根据学生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交流。

六、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明理

品社课程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符合学生情绪水平的氛围和环境。从心理学角度讲,贴近儿童生活经历的情景,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容易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为此,我在导入环节采用了讲故事《孟母三迁》,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从而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看图知意

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和范例,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本活动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把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了解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对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劣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师生交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准备这样引入活动,让我们通过采访了解各组成员的心里想法,选取记录员记录下小组成员的想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

(四)故事延伸

在这一环节,我用《邻择孟母》这个故事与《孟母择邻》做了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好环境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造,引发学生改造周围环境的思考。

七、说板书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学生的交流成果作为板书,暗示着分享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使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Good morning,everyone.I’m Yang Hong-xia. I’m from Wangsi primary school.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英语》第八单元第一部分,也就是15课。本课主要学习用How many…来询问和表达人的数量。在前一册教材第6单元,孩子们已学习和掌握了用How many…来询问和表达事物的数量,本课只需在此基础上扩展到询问和表达人的数量,引导学生将旧知识作一些迁移、重组,难度不会很大,而且本课的内容十分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

二、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目标》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这一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1、能听会说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及其回答。

2、能听、说、认读单词manager、family、people。

技能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指导学生熟练应用本课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日常交际,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游戏、表演对话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本课的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There are…对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能听懂会说句型及相应回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How many后应该接名词的复数形式,以及对集合名词的people的理解及运用。

四、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课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语言情景中感知、理解英语的意义。

2、主体参与法:通过大量的二人、四人小组操练,给学生更多动脑、动口的机会,体现主体性.

3、活动教学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在学法上,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上,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迁移法。

五、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动中巩固运用新知。

六、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相关图片、师生自备全家福、录音机、胡须、拐杖等相关道具。

七、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法学法的设计,最终要在教学程序中体现。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结合学生的认知状况,我打算用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㈠组织教学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仍然爱唱、爱跳,一开始上课就让他们学习语言或者复习语言对他们来说是枯燥的,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一上课进行简单的师生问候以后,我便带领学生进入了听音动作这一环节,结合本册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动作:stand up、sit down、run、walk、dance、jump、sleep、turn left、turn right、turn back、go ahead。这样既复习了所学语言知识,有调节了学生的情绪,是学生以昂扬的激情参与到教学的下一环节。

㈡复习旧知,服务于新知

现阶段,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良好的环境,所以课前花一定时间复习旧知,符合“积少成多,滚雪球”的语言学习规律,本课设计的复习内容也有利于新知的学习、掌握。

1、在学生进入到了英语学习的状态以后,我便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从1—20进行报数比赛,对报数速度快而准确的小组进行鼓励。

2、接着,联系数字和名词复数,听口令做事:listen repeat and do T:show me two bookshree pens five pencilsone bag……学生拿出实物并重复two bookshree pens five pencilsone bag……

3、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结合学校教学条件,利用拐杖、胡须、工作服等道具将班上几个同学扮演成不同的角色,首先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grandpa,他胡子花白,拄着拐杖,穿着医生的服饰,孩子们一口就能叫出grandpa,也有孩子可能会说doctor,这时老师就引导他们说出This is my grandpa。He is a doctor。最后依次引出grandma、dad、mum,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一定能顺利对出现的人物进行介绍,这样的复习,孩子们怎么会不被吸引,怎么会不快乐,复习效果又怎能不明显呢?在孩子们还沉浸在复习旧知的快乐中是,最后一个小演员“manger”出场了,他西装革领,手提公文包,学生一看就知是个老板、经理,这时也开始了我的新课教学。

㈢学习新知

新知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单词教学

manger的教学通过形象展示,模仿跟读,游戏操练、小组练读、个人展示读等几个步骤完成。

People是个集合名词,在教学时,我会用各种人物形象的图片进行教读,在学生读准发音,明白意思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数数one people 、two people、three people,并与其他名词数数作比较,让学生理解people是个集合名词。

2、句型教学

接着单词people的教学,我用图片趁机引入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学生会很快答出There are five。接着,我利用教室内现有的教学资源,请一些学生站起来,并向其它同学提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在不断变换人数进行几次操练后,我再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classroom?在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后,我出示一张关于小龙家庭的图片,图片上显示的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房子,客厅里挂着全家福,孩子们一看就知道是小龙的家,此时,我趁机介绍This is xiaolong’s family。A happy family!并引入family的教学。在学生明白family的意思并掌握读音的基础上,我再指着小龙的全家福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通过前面的复习铺垫以及多次感知,孩子们已经很容易就能说出答句。这时,我再拿起班上一个同学的全家福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在他作了There are five.的基础上再引导他答出具体的家庭成员my grandpa、my grandma 、 dad、mum and me,这样 在一部分学生能快速正确的回答后,我出示自己的全家福,引导学生向老师提问。“good、very good、beautiful、how clever……在这样的鼓励下,相信孩子们一定会争先恐后的向我发问,于是我再请一两个小老师上台教读,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最后一起向我发问:Miss Yang,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心灵和感情的再次交流。

㈣操练、巩固

就此完成新知的教学,但语言的内化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教学的下一环节便是句型操练,句型的操练我采用机械操练和趣味操练相结合。

机械操练的形式主要有听录音跟读、师生问答、男女生问答、个人问答、小组练习、同桌练习等,充分采用由群体到个体再到群体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多角度的练习,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操练当中,给学生以指导,体现教师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地位。

趣味操练主要在机械操练的基础上进行,利用实物投影仪请孩子将自己的全家福展示给大家。这个活动是这样来开展的,请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上台展示照片,全班同学向他提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在他作了There are five,my grandpa、grandma……的回答后,他再点出好朋友的名字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这样,通过一个“开火车”的游戏,以及work in pairs等多种不同方式的操练巩固,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㈤运用拓展,深化新知,发展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在教学的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小调查”活动,发给每个同学一张调查表,让每位同学当一名小记者,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询问别的孩子家里的人数,以及各家庭成员的职业,并填入表格,进行统计。在此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非常有必要请一名学生配合在班上做示范,如:T:Hello,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S:There are five, my grandpa,my grandma,……T:What’s your father?S:He is a doctor.让全班同学特别是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能有模仿的对象,最后将调查结果再班上作展示。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教学原则“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着力创设各种语言情景,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口语交际的能力,通过听、说、演、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大胆的说,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在每次练习和活动中,及时给学生表扬和鼓励,并在小组荣誉栏作记录,把英语学习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八、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会给学生美的享受,给学生书写起示范作用。我这样板书浓缩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一目了然,对教学内容有深刻印象。

小学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秋游》。

一.说教材

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同学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 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整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看图和想象创设生动的情境,以读代讲,在读的过程中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法与教法相适应,采用“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用心体验,用情表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出示:白兔 农田 追逐 一望无边 郊外等词)

让孩子指读词语,找一找轻声音节的词,多音字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说句话。

(二)精读课文,主要是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细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好吗?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朋友秋游时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第一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1、让孩子自读课文,找一找秋天的天空怎么样?如果美,美在什么地方?多读两遍感受一下。

2、师生讨论,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感悟课文

(1)“蓝蓝的”对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颜色是蓝蓝的,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再美一点;

(2)“一望无边”哦,原来天空是这么广阔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边,谁能读好这个词?指读,齐读。

(3)“有时像……有时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云真有趣,小朋友,你们看,这天上的云朵就只像白兔,绵羊吗?这些飘动的云变化真多啊!在这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这些云朵还在不断的变化着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也可以联系平时所看到的来说说天上的云还像什么?

3、句式练习,出示句子: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有时像( )。

4、齐读,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第二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田野美。

过渡:我们刚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还有什么也很美呢?(田野)

1、分小组读课文自己学习讨论,用一句话来说说田野的景色。 xxJxsj.

2、学生交流 ,秋天的田野美在什么地方?

课文主要通过描写田野里金黄金黄的稻子、火红火红的高粱、雪白的棉花来体现田野的美丽,这种美丽不仅是颜色上的美,更代表了丰收。在教学时主要让孩子抓住描写颜色的词通过比较朗读让孩子感受到词语的美,并可以联系实际,让孩子照样子说说还会有哪些丰收。出示相应的句子联系。

3、小节: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斓,确实很美。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老师还觉得,这些颜色不光美,还说明了庄稼成熟了,就要丰收了,大家肯定很高兴,所以读的时候还要——高兴点。最后齐读感受。

第三部分主要是感受孩子秋游时玩的很开心。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联系孩子们的实际,来感受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抓住重点语句: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1、 引导学生看看图,小朋友在玩些什么?他们表情怎么样?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2、用“有的……有的……”来说说小朋友还玩了些什么。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尽情欢笑,大家(引读):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4、最后让我们开开心心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了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秋游,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丽,大家玩得也很开心。让我们再一起把课文美美的读一读吧。

小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点外国文化,感受作品中蕴含的那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要继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特别要引导学生读进去之后,再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而该课文是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经典课文,地位尤其重要。

2、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它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先叙述了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情感目标:重点学习1—4自然段。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情感的共鸣,为学习小女孩擦燃火柴产生“幻象”部分奠定浓厚的情感基础。

4、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1.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

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让学生人人参与到读书中,人人动口,人人动脑,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领悟,品味,积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以自我活动为中心,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参与讨论、交流、归纳、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情境教学法

“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上好语文课首先要通过有效的调节方式,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三、设计理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体验,在合作中交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同时穿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受、体会、领悟、运用,重视学生的读、说,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成为参与者,引导者,甚至是旁观者,真正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人文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观看《卖火柴的小女孩》,并以充满感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既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诱发学生情感,又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再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了解安徒生。让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就能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育。又突出了本篇教材的训练重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讨论,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通。

(三)检查预习并理清课文的脉络。

本课有6个生字,还有1个多音字,由于我班的学生对生字的识字方法掌握得较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读音,并理解多音字“喷”。

再引导学生认真地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讨论,再在集体学习中理清脉络——课文主要写了“卖火柴、擦火柴、悲惨地死去。”三部分,降低了分段的难度。

(四)学习第一段。

(1)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精读“卖火柴”这部分,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结合具体语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这一部分虽不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学生对小女孩的现实生活的感受程度,直接决定着对下文的种种幻象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学中我认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读自悟,为精读重点部分打好基础。

我先指名读,再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再归纳出 “可怜”这个词。抓住这一中心词,展开第一段的教学,能省时高效。

(2)读议结合,精读理解。

1.(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引导学生结合读课文说出是从哪些地方读懂这个小女孩的可怜?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1—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句子,并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板书:可怜的小女孩)

2、让学生选一两句话读一读或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女孩的可怜。(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比较法”等读出或说出小女孩的“可怜”。师生共同归纳出小女孩的可怜体现在寒冷、饥饿、孤单、痛苦四个方面)。

再放手让学生合作小组读课文,说说又是从哪些语句读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例如:理解小女孩的可怜,我先引导学生抓住四句描写冷的句子,重点指导第二句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这句话,作者在这篇童话中,没有把要表达的意思全部直接描写出来,句子蕴含着深刻的含意,我安排在课内指导学生读懂。这段话表明女孩家里非常穷,她自己根本没有鞋。在寒冬腊月,穿着一双大拖鞋,根本不能御寒,就连这样大的拖鞋还是她妈妈穿了很长时间的。)教学中我先扶学这一句,让学生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讲拖鞋大,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最后通过朗读体会,总结学法,学生学到了学法,后面的句子就可以放手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女孩的可怜还体现在“饿”。这一方面比较好理解,我放手让学生理解。在理解“小女孩没有欢乐、无人疼爱”这一方面,我主要抓住重点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黄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就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孩,却有家归不得:一是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二是“她不敢回家,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风可以“灌”进去。在这样的环境中,美丽纯真无辜的小女孩是难以生活下去的,学生理解了这个句子,就为下文理解小女孩悲惨地死去打下了伏笔。同时也落实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训练重点,突破了难点。

(3)回归整体,深化理解,引导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学生理解了小女孩的可怜体现在冷、饿、孤单、痛苦四个方面后。我再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说说“看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你想到了什么,说给同学听一听。”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既突出了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4)标点符号“——”在课文第一段中连续出现三次,教学中不容忽视。我主要用小黑板出示: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里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突出事情发生在大年夜。

“这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破折号在这里也起解释作用,说明拖鞋具体有多大。

“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忘不了的原因。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破折号的用法。

最后配上风声,努力创设情境,感情第一段,使学生再一次在整体感知第一段的基础上,充分表达出对小女孩的同情,结束第一段的教学。

总之,第一段的教学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思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努力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自然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说课稿 篇6

一、教学目标:

1、 懂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服务的道理。

2、 进一步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能说出他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能借助过渡段和过渡句理解课文内容,选择文章中心。

3、能根据课文内容,开展合理的想象,把王老师找陆小亮谈话的内容写下来。

二、 教学重点 :

1、 借助过渡段、过渡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选择文章的中心思想。

2、 角色转换,让学生体验王老师对陆小亮的谈话。

3、 了解人物品质,认识到自己该做个怎样的人。

三、 教学难点 :

陆小亮从不挂笔到又挂笔之间的跳跃性较大,学生难以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引入文本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他就是那位(板书)

挂两枝笔的孩子(齐读课题)你们想认识他吗?那就赶快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读全文,要求:读通课文,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反馈上题,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话语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疑细品,引发探究

1、探究品质:这位挂着两枝笔的孩子是个怎样的人?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

2、学生自主探究:读读——找找——划划——想想

交流:

(1) 板块一、他是个爱面子的人

句子:

① 他想,教授、作家、记者谁的口袋里不插两三枝笔呢?于是,无论到哪儿,他都不忘挂上这两枝宝贝笔。

② 小亮听了,恨不得地下裂开一道缝,他好钻进去。

a谈谈自己的理解。

b指导有感情朗读。

③ 小亮一听写信,就着了慌。他想,自己给爸爸写的信,爸爸就回信指出不少毛病。现在老奶奶让我写信,不答应吧,老奶奶会说我不像个红领巾;说没带笔吧,可明明挂着两枝笔。小亮左右为难,想来想去只好说:奶奶,我写不好。

a谈观点:为什么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他爱面子?

b红领巾指什么?

c同学们,请闭上眼,想象一下,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左右为难的情况?

d通过朗读体会小亮的为难之情。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2) 板块二、他是个不好学的人

句子:老奶奶的信内容很简单,就是说包裹收到了,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挂念,可小亮却感到那么费劲。用钢笔老划破纸,用圆珠笔又不如用钢笔好写,笔换过来又换过去。虽说是早春,可小亮却全身发热,手心湿漉漉的。三四十个字的信,写了大半个小时。要写信封了,哪知道第一个字就把他难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