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学君>学习教育>舞蹈培训>

东北秧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舞蹈培训 阅读(1.35W)

东北大秧歌,展现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小编整理了东北秧歌的艺术特色,欢迎欣赏与借鉴。

东北秧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艺术特色: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曲调进行表演。各种舞蹈中尤以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最为著名。

文化涵义:

东北大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

东北大秧歌的历史秧歌源于汉民族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至今已有千年。秧歌队通常扮作生活中或历史神话的人物或方阵,由领舞者指挥,集体走出各种队形或图案,传统花样的二龙吐须,卷白菜心,基本动作较简答,仿造民间劳作的基本动作,比如挥臂跳跃、扭腰甩肩,4拍一小节,前3拍向后,后一拍退回,为增加场面的生动和演出效果,秧歌队一般要配备如扇、帕、伞、棒之类的简单道具。演唱基本是从流行的民间小调中借鉴,与专业演出团体常为某主题单独创作主题曲就很不一样。有的秧歌本身也发展成了戏曲。

史书记载,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已经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参军、妇女等角色,边舞边歌、通宵达旦。到了清末民国年间,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办秧歌”的发起组织者,或是商家富户,或是行政机构,或是民间组织,负责如集本地擅长于此道者,并置办服装道具、聘请鼓乐班子、组织排练、筹划演出安排等,具体事项通常是由一位演技好、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秧歌头”负责张罗。

表演形式:

地秧歌,也称地蹦子,包括"要龙”、 "旱船”、 "老汉推车”、 "斗狮子”等。有时还加一些喜剧人物形象来渲染气氛,如"傻柱子”和"大家老婆”等。

踩高跷,踩高跷它也分高、低两种:高的为"高跣”,低的叫"踩寸子”。高跷的扮演者所扮演的人物为:头跷:武丑打扮,手持马鞭,是全队的指挥。二跷:武旦打扮,亦持马鞭。老蒯、彩婆子,穿农村中生活服装,持长烟袋锅子或棒槌。上装:梳大辫扎彩球,彩色大襟上衣、长裙,手持扇子或手巾,一般为两三名。下装:穿带短水袖大襟上衣,长裤,腰扎彩带。一般为两三名。渔翁、渔女,戏曲打扮。其他还有傻柱子、白蛇、许仙、青蛇等戏曲人物。互相扭逗,双人对舞。由上、下装为一组,称作“一幅架”。最好的一幅架排在队列的最后,叫作“底鼓”或“压鼓的”,集体表演时,伴奏乐队的鼓手,根据他俩的示意变换鼓点,全队行进由头跷率领并指挥。东北大秧歌具有扭、扮、唱、逗、耍、杂等多种技巧,具有有各种不同人物的形象,取材大都来源于《西游记》、《白蛇传》、《梁祝》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东北秧歌历史

东北秧歌是东北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杨宾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写的《柳边纪略》中,对当地人民的秧歌活动有过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又说:“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繖镫(伞灯)卖膏者为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乃舞,达旦乃已。”

东北秧歌分地蹦子和高跷两类。地蹦子又称地秧歌,流传面较广;高跷盛行于辽南,特别是营口(大石桥)、海城和盖县一带。说的是某地有某水田农民插秧时唱田歌,叫秧歌。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也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

东北秧歌特点

概述

东北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稳,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

东北秧歌音乐的传统乐曲十分丰富。其美学原则可用三个字加以概括,即‘顺”、“活”、“韵”。“顺”意为通顺。旋律的各种变化,乐曲的连接,调性、调式的变换都要“顺”。“活”即要具有高度的即兴演奏的能力,使音乐灵活多变。“韵”即韵律感及风格味道。

当地的民间乐队一般有高音唢呐2人及打击乐器若干人组成。唢呐以七寸五(指唢呐杆长)简音为a’的高音唢呐最常用。

东北秧歌音乐有以下一些特点:

音阶调式

音乐以五声为主,也有相当数量的六声性乐曲。六声性乐曲可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变宫音si,这类乐曲在六声性乐曲中占多数;另一种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清角音fa,这类乐曲在六声性乐曲中占少数。si和fa两个偏音并不是经过性或辅助性的装饰音,它们出现的次数较多,位置亦相当重要,对风格的形成影响很大,所以,把它们看成六声性的乐曲是必要的。七声性的乐曲仅占一小部分。

东北秧歌音乐的调式以宫调式、徵调式较多,羽调式、商调式次之,角调式的乐曲较为少见。宫调式、徵调式较为明亮,这两种调式较多的原因与东北秧歌音乐中很多乐曲的情绪热烈、欢快有关。此外,在同一首乐曲(曲牌)中还常出现调式交替现象,这种交替主要是在同宫系统内的交替。

旋律

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东北秧歌的传统乐曲如此丰富,与这些乐曲的旋律十分动听有着密切的关系。东北秧歌的音乐既有火爆、热烈的特点,又有欢快、俏皮、风趣和优美抒情的特点。旋律跌宕起伏、迂回曲折。其音程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a.级进与不超过五度的跳进相结合,如《逗蛐蛐》、《反磨房》等乐曲,旋律流畅、连贯、容易上口。

b.级进与八度以内的跳进相结合。

旋律作较大的跳进后,一般都向反方向迂回级进解决。这一类乐曲活泼、华丽;有时亦有幽默、风趣的效果。

c.超过八度的跳进较少,大多在唢呐演奏旋律翻高或翻低八度后出现。这种超过八度的音程的跳进,使乐曲的音区,音色形成对比,很有特色。

节拍节奏

节奏在舞蹈音乐的诸要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人把它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或舞蹈的骨架也是不无道理的。

东北秧歌的传统乐曲多为2/4拍,亦有4/4拍或1/4拍(流水板)。节拍重音不一定在每小节的第一拍,有时出现在小节中间(4/4拍子的第三拍)或最后一拍。

节奏富有变化,特点之一是大量运用附点音符,特别是在中速或慢速的乐曲中,这样的.音乐与舞蹈“出脚快、落脚稳、膝盖带艮劲”的韵律特点十分协调。

还有一种节奏处理也很有特色,唢呐慢吹与打击乐器紧打相结合。唢呐吹“浪头”长音(常用“破工”技巧演奏),用传统换气方法边演奏边换气,而同时打击乐器配以各种鼓点或即兴演奏,这种紧打与慢吹的结合,使秧歌表演的气氛热烈,情绪激动,很有艺术效果。

其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民间舞韵律特点—哏俏劲。

对句

由于舞蹈动作有“上装”(女角)、“下装”(男角)及各种人物之间的互相对答,在音乐中亦常出现对句。东北秧歌音乐的结构比较方整,多为上下句结构或采用同一乐句反复一次的手法使其成双。对句的应用使这种均衡、对称的音乐更加生动活泼,更加亲切和更富有生活气息;并使音乐更为火热、激动,从而达到渲染气氛,使舞蹈进入高潮的目的。

对句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a.甲吹第一乐句,乙吹第二乐句(上下句对句)。或甲吹上半句,乙吹下半句。

b.同乐句反复时,甲先吹一次,乙重复演奏一次(民间称学舌)。

c.几小节学舌:即同样的小节数,起落音相同,甲演奏后,乙自由模仿,即兴变奏。

d.更小范围内的对奏:甲吹前半拍,乙吹后半拍。在由四个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一拍中,甲吹一、三两音,乙吹二、四两音。

这种对句的方法,民间称“整学乱使”或“整学拆着使”。

对句的形式

对句的形式有下列几种:

a.两支相同规格的高音唢呐对句。

b.高音唢呐与中音唢呐对句。

c.唢呐与打击乐器对句(俗称“出鼓”)。

民间艺人对变奏手法的普遍运用是使东北秧歌音乐富有生活气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变奏手法的运用使一曲多变,在变化中有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

变奏手法

常用的变奏手法有:

a.旋律加花或简化:以原始曲谱为骨干音,对旋律进行加花装饰,使旋律流畅、华丽或幽默、风趣。另有一些乐曲,开始部分为旋律加花的乐谱,速度较慢,随着乐曲速度的加快而逐渐简化,速度愈快,旋律愈简化,这是一种倒装的变奏曲。

b.演奏技术的变化:在每一个变奏中运用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演奏技巧。

c.特性音调的运用:在某些变奏中,运用有特点的音调,使变奏具有特色。

d.“借字”手法的运用:“借字”即借用某一个音或某几个音来代替乐曲中的某一个音或某几个音,用以改变乐曲的调式、调性,进而衍变和发展旋律。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借字”,还可实现“五调朝阳”、“三十五调朝阳”。《鹁鸪》尾音比首音低纯五度,《句句双》尾音与首音相同,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朝阳模式。对于母曲朝阳谱,实际演奏时要对乐曲进行加花并调整个别不顺的音。

e.变换唢呐演奏指法:分别以自然音阶中的7个音作唢呐筒音以改变乐曲的调性,它与一般的移调演奏不同,在移调和变换指法的同时,根据乐器的性能和不同音域进行加花和运用不同的技巧,从而使乐曲的旋律相应地产生变化。

东北秧歌音乐的变奏属于严格变奏,即每次变奏的乐曲结构及小节数应与原始曲谱相同。但变奏的速度可根据需要而有所变化。

曲牌联缀

曲牌联缀的形式在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中屡见不鲜,它是民间艺人和劳动人民的一种创造。变奏手法只能使同一首乐曲产生多种不同的变体,曲牌联缀则是将多首曲牌串连在一起演奏,形成套曲,具有更大的对比性。曲牌联缀的形式十分灵活,参与串连的乐曲可多可少(其中每首乐曲均可作多次变奏),速度可快可慢,原则是服从舞蹈表演的需要。

曲牌联缀后形成的曲体为联曲体,也可以形成循环体,即某一首曲牌多次出现。其间插入不同的曲牌。曲牌联缀时,前曲与后曲的调性、调式可同可异,但必须连接得自然、合理、通顺。

浪头

“浪头”又称“浪子”,意为以某一音为轴,音乐在轴的两侧波动,气氛火爆热烈。除东北的民间器乐曲常用“浪头”外,河北吹歌,陕西鼓乐等民间音乐中也经常使用。

“浪头”用在曲牌联缀时的开头、结尾和中间换乐曲时,前首乐曲的尾部可接一个小的“浪头”再接下一首乐曲。如某一首乐曲单独使用,这首乐曲的尾部甚至乐曲的中间都可以接浪头,它是民间艺人即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浪头”的篇幅长短不拘,根据场面的大小临时决定。

每个艺人演奏“浪头”都不尽相同,但它有一定的规律性:“浪头”由长音(可自由延长)和流水板音乐组成;速度较快;中间套有对句;用长音作过渡或通过它转调。

音乐的来源与分类

东北秧歌音乐的来源主要是东北地区的一些唢呐曲牌;当地民间器乐曲的片断;东北民歌和地方小调;音乐工作者新编的乐曲。此外,它还吸收了一些“二人转”和“单鼓”的音乐。其中最常用的乐曲是杂曲(小曲、曲牌),这些乐曲一般都较短小,多为一段体。东北的民间器乐曲十分丰富,如辽宁鼓吹乐、吉林鼓吹乐各成体系,光是辽宁鼓吹乐就拥有数百首乐曲。

民间艺人根据秧歌表演的需要,按不同的场面、人物和速度,常选择某些乐曲的片断为秧歌伴奏,如选用大牌子曲《一条龙》的尾巴《水龙吟》;汉吹曲《大花》尾巴的第1节《大花头节》等。民间艺人掌握的曲目愈广泛,选择某些片断为秧歌伴奏的可能性愈大,因此,掌握曲目的多少便成为衡量民间艺人技艺高低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曲目多的便获得“曲包子”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