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学君>演讲稿>说课稿范文>

实用的小学说课稿范文锦集4篇

说课稿范文 阅读(1.68W)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小学说课稿范文锦集4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综合探索课之一,和前一课共同组合成一个单元。促使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与校园生活的关系、美术与环境的关系、美术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能够跨学科全面的应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运用美术设计与创作的手法把经过调查研究,积极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同时用美术作品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意见。通过讨论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得到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水平。

二、教学目标

综合解决问题与整体艺术策划,是本课主要培养目标。由于内容多,必须做到统筹考虑,综合解决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讨论和参与是完成这一课程的重要环节,课前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1、了解如何策划校园艺术节活动及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活动所涉及的部门与学科。

3、跨学科全面的思考与设计创作出好的策划。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美术与校园生活的关系、能够跨学科全面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美术设计与创作的手法把经过调查研究积极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同时用美术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意见。通过讨论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与交流。

1.采用探究式方法进入讨论。

2.通过讨论和和调查研究提出策划校园活动的主题

3.分组进行策划。

4.用恰当的形式把策划表现出来,参加班级展示。

5.教师组织同学进行评选,定出评选标准,按标准评选出最佳的策划方案。 了解策划是怎样进行的。

作为策划人介绍他们是怎样策划活动的。分组进行讨论、策划。了解美术有哪些形式能应用到策划校园活动之中。用美术的形式把校园活动中的内容表达出来。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并评选出最佳的策划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采用探究式方法进入学习状态。提出引导性的讨论题促进探究式讨论展开。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采用探究式方法完成策划。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评选,定出评选标准,按标准评选。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

一、 教师介绍一次策划校园艺术节活动的方案,使学生了解策划是怎样进行的。

二、 然后请几位同学作为策划人讲一讲

三、 这时教师提出讨论题“策划有哪些环节?”请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通过提出策划活动的方案确定研究的方向,为完成策划打好基础。

四、 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策划。

五、 了解美术有哪些形式能应用到策划校园艺术节活动之中。同时还要用美术的手段表现出来。(草稿)

第二节

一、用美术的形式把校园艺术节中的内容表达出来。

二、最后全班进行评价并评选出最佳的策划方案。通过评价,提高认识、交流学习经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

五、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方法:通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并评选出优秀的方案。

2. 教学评价点:

①是否积极参与策划、设计活动?

②能否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③能否与同学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策划、设计活动?

④在学习中积极探索的精神够不够

小学说课稿 篇2

我的说课题目是《让我们同行》。这是一节初一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提高活动效率,获得成功。对于中学生而言,增强交往意识,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消除交往障碍,真诚主动地与他人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为今后良好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只期待他人的关心,他人的帮助,而很少考虑自己可以为他人做些什么。所以我们就会经常听到“老师,她拿我的东西不给我”“老师,她动我的书包了”“老师,他骂我了”这样的告状声。而让他们小组合作时,他们有时却各做各的,互不理睬,要不就因为意见不一吵成一团。显然,在学生交往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是很有必要的,而这种合作精神的培养不能靠单纯的说教,需要让学生在没有外界评定的压力下,自由的对客体进行探索、观察和角色参与,从而推动学生合作互助行为的发展。这堂课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互助精神。

我为这节课制定的活动目标是

1、了解互帮互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下面我把活动过程给大家说一下:

首先我用一个课前的热身活动来导入。活动是这样的,我在大屏幕上连续播放8种动物的形象,学生快速记忆,然后要按照顺序把动物的名称默写在本子上。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肯定会觉得很难,而且由于时间很短,也会感到不过瘾。我就趁势告诉他们再来一遍。不过这次他们可以变换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至于怎么合作他们商量决定,并告诉他们老师这次将要播放10种动物。虽说这个环节是我导入课堂的一种方式,其实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学生做完后我总结说:“同学们,刚才我们做的热身活动名字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说刚才老师给你们布置的任务如果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但是有了别人的帮助就会容易得多,轻松得多,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个友爱互助的主题——《让我们同行》。”

第一个教育环节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山东省楼德一中。故事大意是这所学校初一入学时来了一位同学,由于一次医疗事故,双腿不能走路,班上的一名同学就主动帮助他,背他上下楼,背他到厕所,后来有许多同学加入进来,组成志愿小组,整整帮了三年。

古语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本是善良的,我就是用这样一个真实的感人的而且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故事把学生心中的那份善良挖掘出来,深深地打动他们的心。

接下来让学生起来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可以是别人帮助自己的也可以是自己帮助别人的。这是第二个教育环节。在全班交流之前我给了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同时放了一首舒缓的轻音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慢慢去找寻一下那些动人的故事,并在回忆的过程中感悟体验。

之后学生的每一次讲述,既深深打动自己,也将会打动其他的学生。当学生明白了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后,我又安排了第三个教育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帮助人是需要技巧的。内容是看三个情景剧,准确地说是“听”。这个环节在设计时考虑了两个方案,到底是“看”还是“听”。如果是看,课堂上生动的表演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表演上,而我的目的只是想让学生判断一下情景剧中他们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接下来是这节课最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小游戏《盲先生过桥》:让每个小组选出两名代表,一名充当盲人,一名充当领路人,盲人由门口先走几步,再由领路人帮助盲人通过小桥回到座位。看哪组合作最好。所有的小组做完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感受,然后在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被人帮助的幸福。我们的学生平时都生活在别人的关心和爱护中,很少有机会体验到有许多人是需要关爱的。当他们被蒙住眼睛的一瞬间,他的内心就开始了体验,而这份体验是靠我们说所得不到的。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副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活动、体验、感悟正是我们当代教育的新理念。

最后学生伴随着《世界需要热心肠》的歌曲结束了这节心理活动课。

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蕴涵其中,让学生通过游戏和其他饶有趣味的训练活动,在自我感知及他助、互助的活动中,完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

牐犖乙恢比衔,在教学过程中,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其意义在于:活动结束,但体验将不断延续。

小学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

大家好!我来自开县汉丰五校。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只有一个地球》,具体程序如下: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习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进入相关网页,地球丰富的资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网页,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习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并通过网络在“小论坛”中发表。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网页,有的发出环保倡议等,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到网上去,在地球村展示台展示,引起社会的共鸣。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小学说课稿 篇4

1、关于教材

《数字与编码》是新课程第十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这一知识点学生是已经知道的,而数还可以用来编码,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大熟悉的,本节课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实际的调查、分析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感知“信息数字化”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初步形成数字符号性的认识,培养对应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一些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重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尝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教学难点:

编号时要注意简洁明了和科学性

3、关于教学流程

第一个:

是介绍邮政编码,在这里我是想让学生初步感悟一一对应思想。从这一目的出发,我是这样安排的:

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又相对比较简单的邮政编码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信片上的两个不同编码,在区分中明白为什么这两个编码会不同,初步理解同一个地方邮政编码就相同,又通过询问同一个地方会不会有两个编码,暗示一个地方只有一个编码与它相对应,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接着让学生比较、观察老师提供的一些邮政编码,在对比中理解各个数字的含义。当学生发现了一些数字相同时,再次询问会不会两个不同的地方而邮政编码是一样的?再次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第二个:

我是想让学生在看到了数字编码在邮政编码中的运用后,能举一反三,联系生活举一些例子,隐含数学生活化的思想。所以我就让学生根据课前调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编码情况,使学生真正明白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也从中感悟到信息数字化的快捷、简单和科学性。

第三个:

我是想让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中的一一对应。根据前一环节,我就顺着学生说到的身份证,揭开了探究身份证号码秘密的篇章。在本环节中,我安排了这样的几个步骤:

先是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号码放在小家庭中一起交流,通过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等方法,去探索里面所隐藏着的秘密,并把各自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小家庭意见;接着以小家庭为单位,发表刚刚探究的成果,教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使学生明白各个数字的不同含义,以及15位与18位的不同,理解为什么要升位;再就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编写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给自己也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在编写中进一步体会数字化的简洁、科学性,也再次感悟了一一对应重要思想。而最后一句“这些信息既然也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为什么要选择数字表达?”让学生在思考中,再次深深体会信息数字化的简洁性,真正体现“学为所用”。

第四个:

我安排的是拓展运用,是想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感悟编码的科学性。正好结合我们学校还没有学生证这一真实情况,让学生帮助想想,如果我们学校要个每位学生做一张学生证,而在上面又要有一个学生证号,你觉得在这个号码中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比较好。在学生自己编写、一起交流的过程中,科学性就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出来。